36
7月5日,江苏省住建厅发布了《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评价细则》的文件。要求各地遵照执行,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全要素、全专业、全寿命期,对住宅安全、健康、低碳、智慧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细则》明确,改善型住宅评价以住区或单栋住宅为对象,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开展,采用自评价方式,形成《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自评价报告》。改善型住宅评价分为预评价和评价两个阶段。预评价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后进行,评价应在竣工验收和各专项验收均合格后进行。预评价和评价内容都包括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控制项的评价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控制项全部满足时,方可开展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价。
这一细则的出台,不仅为改善型住宅的评价树立了新的标杆,更是江苏省作为全国创新示范先锋在房地产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
改善型住宅,顾名思义,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品质居住需求而诞生的住宅类型。而如何界定“改善”,如何确保住宅的品质,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热点和难点。江苏省住建厅此次发布的《细则》,无疑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和可操作的路径。
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全要素、全专业、全寿命期进行综合评价,这一要求本身就体现了江苏省对房地产建设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而6类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69项具体要求的设定,更是将改善型住宅的评价细化到了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住宅都能在安全、健康、低碳、智慧等方面达到高标准。
比如,在总平面布局上,要求改善型住宅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以上标准,这无疑是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响应。而配建停车位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条件,更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瞻布局。再比如,要求配备体育健身设施和场地,这既是对居民健康生活的关注,也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推动。
在房屋竣工验收和各专项验收均合格后,改善型住宅还需开展评价,这一要求更是体现了江苏省对住宅品质的持续关注和严格把控。而7个加分项的设定,更是鼓励开发企业在住宅建设中注重创新、注重服务、注重配套,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此次发布的《细则》,无疑是江苏省在房地产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设定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更高品质、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在今年3月1日,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信息显示,《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在近期正式发布。文件中包含多项全新设计规定,其中对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化率、户型设计、停车位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调整。
此次,出台《评价细则》更是将改善型住宅的定义和监督落实到可控实处,通过评估数字能精准定位到问题。
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评价细则》不仅为改善型住宅的评价树立了新的标杆,更是江苏省作为全国创新示范先锋在房地产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省将继续保持其创新精神和领先地位,为全国的房地产行业树立更多的标杆和典范。
推荐资讯
推荐资源
暂无推荐资源
关于我们
下载小牛看房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