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最近,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在202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称,中国房子并未过剩,他反对仅以平均数评判,因为他认为目前是一线城市紧张,而过剩的是农村地区,60%房子空置。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教授提到的两个关键点,看看“房子够住”这个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说到房屋过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两个数字:全国6.6亿栋房屋和城镇居民人均35.9㎡的住房面积。这两个数字一摆出来,不少人心里就嘀咕:“这么多房子,咋还总说不够住呢?”别急,咱们慢慢分析。
首先,那6.6亿栋房屋,听起来吓人吧?但实际上,这里面九成以上都是农村的房子。想想咱们国家的广阔农村,房子多那是自然的。真正到了城市里,尤其是城镇地区,房屋数量就缩水到了4700万栋左右。再进一步,去掉那些办公楼、厂房、公共设施啥的,真正能住人的商品房,也就那么一千万栋左右。面对14亿人口的大国,这房子嘛,还真不能算“过剩”。
再来说说那个35.9㎡的人均住房面积。不少网友一看,嘿,跟发达国家比也不差嘛!但别忘了,这数字里有“猫腻”。咱们是按建筑面积算的,人家发达国家可是按套内面积来的。咱们的房子,公摊面积可不少,一扣掉这25%的公摊,实际人均居住面积就缩水到了26.9㎡。这下子,跟那些“鸽子笼”国家比,咱们可就没那么自信了。
更关键的是,这平均数还掩盖了地域差异。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房子紧俏得跟啥似的,北漂、沪漂们为了个窝,那可是操碎了心。深圳就更不用说了,人均住房面积才21.8㎡,扣掉公摊,那简直是小得可怜。
2022年8月,某研究机构发布了《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其中重点研究国内28个城市的3万个小区。调研结果显示,这些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为12%,一线城市平均7%,二线城市平均12%,三线城市平均16%,有6个城市高于15%。西南财经大学早在2017年就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四五线城市的住宅空置率在当年就有26.6%之多。
城市与城市之间差距尚且这么大,那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可见一斑了。近20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不少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的趋势。用这位北大的原话就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房屋空置率甚至能干到60%,常常能看到一幢三层楼房就住了1个老太太…”
所以你看,这“房子够住”的结论,其实挺不靠谱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分配不均和地域差异。农村房子多,但没人住;城市房子少,却挤满了人。这种情况下,单纯用平均数来衡量,显然是行不通的。
姚洋教授这一论调一出激起千层浪,但也得到不少专业机构的认可。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房子过剩是个伪命题,现阶段中国的房子并非过剩,而是错配。
后期,随着政府出台更多保障、改善住房的政策,陆续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咱们老百姓都能住上宽敞舒适、配套完善的房子,不再为居住发愁!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小牛看房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